北美都市脈搏北美都市脈搏北美都市脈搏

“泥饭碗”变成“金饭碗”

  秋风拂过田野,到处是丰收景象。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辛王顺丰家庭农场,一千多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里玉米和大豆错行排列,伴随着阵阵轰鸣声,改装后的收割机正在高效运转,将成熟的大豆和玉米收割归仓。

  “玉米预计亩产600公斤左右;大豆预计亩产150公斤至200公斤,全部算下来大约每亩能增收500元至600元。”正在田里忙碌的顺丰家庭农场创建人王伟高兴地说。

  黝黑的皮肤,脚上沾满了泥土,身上的衣服经过长时间暴晒已经破旧褪色,如果不是经人介绍,很难想象90后的王伟曾经是一名城市白领。

  “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,喜欢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,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。”认定要做“新农人”后,2015年,王伟回到家乡辛王村,注册了顺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。

  王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农场主,他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农场发展粮食种植。他搜集了大量专业书籍,一有空就拿起书本学习,逐渐掌握了种植技能,并先后购进了激光平地机、粮食装载机等几十台先进设备。

  “市面上买不到的机械设备,我就发挥专业特长,自己动手改造。”经过多年实践,王伟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耕作种植技术,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。几年间,王伟的顺丰家庭农场不断壮大,面积从最初的20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,亩产由以前的1000斤增长到现在的1600多斤,比周围农田增产10%至15%,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  近年来,山东持续加大农业投入,强化科技支撑,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。在齐鲁大地,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像王伟这样有闯劲、有想法的“新农人”返乡创业。

  “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,盼望国家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,乡村越来越美,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。”王伟说,我们都期盼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只有党才会让农民的“泥饭碗”变成“金饭碗”。

  (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)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北美都市脈搏 » “泥饭碗”变成“金饭碗”